掌家小闺女(下) 第63章

  众人都是朝堂上混迹多年的老油条,这时候怎么可能不开眼的夺了皇上的锋头,于是都推拒道:“陛下为国选才,臣等聆听圣训。”
  这话让皇上满意的直点头,垂头沉思半晌,眼角扫到桌角上摆着的一把黄金长颈壶就皱了眉头。这把壶是三皇子前不久进献上来的,只看雕花纹饰就知道是在西疆之外淘换来的。
  这令皇上不由得想起多年前曾经重创大宇元气的那一战,当下皇上就有了主意,抬笔在准备好的宣纸上写了几个字。
  太监总管赶紧吹干墨汁,末了小心卷起,亲自捧着送去了承德殿。没有人注意到,当太监总管路过连老爷子的面前时,竟微不可见的点了点头。连老爷子嘴角轻轻翘起,低头重新研究起皇宫的茶叶为何这么好喝的问题。
  皇上亲书的考题被监考官高声诵读之后就供在大殿中间,无数小太监穿梭在案几间递送草纸。有的举子抓耳挠腮,有的愁眉苦脸,有的奋笔疾书,有的更是脸色煞白、两眼无神。
  王君轩抬头望向旁边同样看过来的杨诚,两人眼里都是三分惊喜七分坦然,末了齐齐低头提笔沾墨……
  今日是个难得的好天气,太阳高高挂在正空照着皑皑白雪,很有几分雪趣。皇上同一干文武大臣说说朝政、说说市井杂事,气氛倒也很是愉悦。
  一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,三位考官带着几个小太监抬着装满考卷的箱子从殿外走进来。
  其中一个小太监不知是不是第一次见到龙颜,双腿一软就倒了下来,连带着手里的箱子也倾斜掉出了几份试卷。
  见自己闯了祸,那小太监立刻跪倒,哆嗦着磕头求饶,一众文武群臣都是低头喝茶,装作没有看到。
  倒是太监总管赶紧上前,喝斥着撵了那小太监出去,末了捧着那几份掉出来的试卷笑道:“皇上,这几个举子许是日夜盼着您朱笔御批啊。这不,试卷都急不可耐的自己从箱子里跑出来了!”
  他这话说的有趣,又解了自己驭下不严的尴尬,惹得皇上笑着对他道:“你这老奴,嘴巴太甜!是不是早起到御膳房偷吃蜂蜜了?”
  太监总管赶紧做了吃惊模样,应道:“皇上如何知道?奴才喝了足足一罐子野蜂蜜呢。”
  皇上听了这话笑得更厉害了,文武百官见机又凑趣几句,这事就遮掩了过去,而那几份掉落出来的试卷也当先摆在皇上面前。
  皇上饶有兴趣的挨个打开通读,不曾想眉头却是微微皱了起来,看得底下偷偷盘算的官员们都在心里打鼓。好在,看到最后两份试卷时,皇上终于换了脸色,甚至隐隐有些兴奋之意,阅毕即大声赞道:“好,这两篇文章实在是好。一个踏实严谨,一个锐意进取。”
  说话间,他又随手打开简单糊在一起的卷头,露出里面的名字和州府,更是惊讶的道:“甘陇那处偏僻之地,居然出了两个好人才!”
  闻言,太监总管就笑咪咪的上前凑趣,“这也是托了皇上洪福,偏僻之地出英才,实乃大宇国运昌隆之兆啊!”
  “好,好一个国运昌隆!”皇上被这记马屁拍的是心情大好,文武百官赶紧跪地磕头高呼,哄得皇帝更是大笑不已,于是大手一挥,“宣这两个举子进来问话。”
  太监总管立时高声冲着殿外喊道:“宣甘陇杨诚,甘陇连毅进殿面圣!”
  小太监一层层把话传了出去,杨诚和王君轩很快就在一众举子的艳羡中进了阳明堂。两人跪地三叩九拜,听的一句“平身”后这才起身,半垂头站在大殿正中。
  皇上仔细打量两人,只见都是俊秀男儿,一着蓝衣,锐气天成;一着石青,稳重儒雅,心下难免就又添了几分喜爱。开口问话也温和许多,“朕方才见你们二人的文章,不但文笔华丽,难得的是言之有物。可是平日常与商贾走动,听说过西域之事?”
  杨诚同王君轩偷偷对视一眼,杨诚当先行礼答话,“回皇上,学生同连师弟皆在甘沛书院读书,师从同一先生。初夏之时有感于先生教导,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,所以结伴西行四个月,大半个月前刚刚赶回,正巧皇上出此试题,学生两人才侥悻过关。”
  王君轩随后也是行礼,附和道:“全赖皇上洪福。”
  听到这话,所有文武百官都忍不住感叹这两个举子的好运气。
  皇上却难得是个明理之人,点头赞道:“西行之人想必不少,但能如同你们二人一般,把西疆风俗民生看在眼里的却是不多。”说罢,他扫了杨诚一眼,又问道:“杨诚,你在文章里曾写“换种试种”一事,仔细给朕说说!”
  “是,陛下。”杨诚赶紧应下,心里飞速斟酌一番,这才温声道:“回皇上,学生的娘亲过世得早,家境贫寒,学生有一么妹,虽自小身体虚弱但很是聪慧明理,曾在街市卖水供学生读书。所以学生待么妹很是疼爱。西行之时,本来捎带了一些丝绸瓷器等物,也盘算着赚取薄礼,帮忙家计。可是到了西疆之外,碰巧遇到红发番人的海船搁浅,一时起了恻隐之心,就把货物都换给了那些红发番人。
  “红发番人的船上带了一种番邦的物种,同咱们大宇百姓常吃的土豆很像,但蒸煮之后味道甘甜,学生想起么妹嘴馋,就讨了两筐。后来回到家里,么妹却说她在一本破旧的海外异志上看到过这洋土豆,其实它名字叫番薯,亩产能达到七八百斤,而且不挑地,种植也不算难。学生同连师弟商量过后,来皇都的时候就一同把番薯带了过来,想着把此物献给陛下,这才有了换种试种的说法。学生鲁莽,还请陛下恕罪!”
  皇上同文武群臣听见杨诚初始几句,还觉得很好笑,心想这杨诚虽然才高、运气也好,可到底出自偏僻之地,圣前奏对居然还有闲心提及亡母和幼妹,可听着听着却慢慢被他们兄妹的情义感动了,千辛万苦赶去西域,尚且不忘给小妹带些新奇吃食,这份疼爱之情,别说是皇家,就是高门大户都不见得能遇到一个,但这些尽皆比不上最后一句,那句“亩产七八百斤”简直是石破天惊!
  第四十四章 认祖归宗(1)
  掌管农司的李尚书第一个忍不住,几乎是直接跳了起来,“杨诚,你敢保证这番薯真能达到亩产七百斤?你要知道,大宇最肥沃的田地,稻米也不过亩产三百,麦子不过亩产四百!”

贵州茅台股票走势和K线图分析预测
豆豆小说网 - 豆豆小说阅读网 - 豆豆小说网
股票研究报告 - 豆豆言情 - 豆豆书库 - 豆豆言情小说网 - Stock Analysis - 巴巴书库 - 西西书库 - 股票分析 - 豆豆美股
CopyRight © 2020 本作品由猪猪书库提供,仅供试阅。如果您喜欢,请购买正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