惆怅还依旧 第7章

  她不能令祖荫不安乐。说到底,一个以专业资格去打工的人,年薪半百万,也不过能维持中上家庭而已。
  现今,他们小两日子,公一份,婆一份,各施各职,两个人有两份粮,还有甚多松动。一旦有了孩子,支出就不可同日而语,且祖荫的家累,其实十分重。他的父母及弟妹,还得依赖他为生。
  这也不去说它了。一念及二代这个问题,穆澄就头痛。
  怎么越想越远呢?
  还是赶快把思维拉回现实来。不要再胡思乱想下去,免得无端端难受。
  她回了祖荫的话:
  “明天给你煮一些好汤补数好不好?”
  “也难怪一些男人在结婚多年之后有婚外情,阿二靓汤,的确吸引。”
  祖荫是笑着说这话的,听上去很轻松,并无恶意,然,穆澄还是一怔。
  祖荫这个人一直有个毛病,就是自以为幽默,其实往往选错题材,挑错方式,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,弄得人无所适从。啼笑皆非。
  穆澄当然没有把他的这番话放在心上,只微低着头,扒她那口饭。
  祖荫又提她:
  “你明天可真不要到外头逛了,你知道爸妈要来吃晚饭,好歹弄得像样一点。他们老人家也只不过一星期左右才来打扰儿媳一次。”
  “祖荫,你父母从来都是在受欢迎之列,你少担心!”
  “是你少敏感才好!婆媳的不和,自古皆然,程度问题而已,这个我完全明白!”
  穆澄硬生生地把丈夫这句责难吞到肚于里去。
  要否认,无从否认。
  的而且确,家翁家姑都不是善类。自嫁进陶家之后,不知受尽多少闲气。
  要说自己跟他们相处得如鱼得水,水乳交融,是太违背良心的话。
  然,维持表面安宁,还是做得来的。
  为了这份“家和”,穆澄自知吃了多少苦头,仍落得今日陶祖荫如此一句毫无谅解的说话,真令人苦恼。
  穆澄在心内呐喊:
  “我需要鼓舞,我需要鼓舞!”
  那个呐喊的声音,渐渐的由强而弱,很轻微地骚扰着她心深处,细说:
  “我只是需要鼓舞,一点点的、很小的鼓舞,就可以了!”
  陶祖荫望住穆澄那木无表情的脸,忽然的生气了,说:
  “怎么?就只为我坦坦白白的跟你说上几句话,又不高兴了!我越来越怕跟你推心置腹,因为换回来的必是这副欲哭无泪,活像全世界都欠负了你的嘴脸!”
  说罢,陶祖荫掷下碗筷,干脆走回房里去。
  穆澄面对着一席残羹剩菜,不再欲哭无泪,脸上熨热的两行酸泪,沿脸而下,清晰的滴在台面上。
  小夫妻闹别扭,偶然生一阵子气,没有什么大不了。
  所谓床头打架,床尾和,极其量过一两天,甚或只一两小时就好了。
  况且,所执拗的其实是芝麻绿豆的小事。
  然,生命里头,每天每时每分每秒发生在自己身上的,只不过是小事而已,那有什么天经地义、家仇国恨的大事发生?
  如果在这些小事情上得不到支持和爱护,还有什么希冀了?
  穆澄挑灯夜写,更为开心。她的笔墨充满灵气。源于生活中不住的失望、难堪、愤慨与感触。说得最苦一点,她的文章,以眼泪写成。也只有如此的竭心尽力写,才使穆澄拾回一点安慰。因为她确信,读者眼睛雪亮,感受清明,她所传递的讯息会通过故事与散文,安全地送抵读者之手,然后,他们会珍之重之,产生共鸣与回应。
  穆澄专心一志,逗留在书房内,她甚至有点恐惧要回到睡房去。
  摇笔杆直至天色微明,穆澄疲累地走回睡房去。
  她轻轻的推开门。
  又轻轻的关上。
  纵使把噪音控制到最低,依然骚扰了睡熟的丈夫。
  陶祖荫转了一个身,以混浊的语调发出“嗯嗯”之声,表示他的不耐烦与不满。
  穆澄看着丈夫这细微的反应,疲意全消,代之而起的是一阵寒意。
  这位枕边人,连睡梦之中,也不曾对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作出任何支持。
  一切以他为出发点,以他为中心,以他为终站。
  穆澄可以辛辛苦苦的营生赚钱,可是,却不能因为对家庭有功劳,而忽视丈夫的需要。
  目下,他正在甜睡,那么,穆澄就不应骚扰他,否则,就是讨厌。
  一点都不夸张。曾有一次,陶祖荫干脆向妻子表示:
  “你若晚晚都要在书房内爬格子,干脆在那儿过夜好了,免在半夜三更被你吵醒!”
  穆澄一听这番话,老压抑着澎湃的思潮,叫自己别多心。
  一个工作整天,异常劳累的男人,要求有一觉好睡,是合情合理的,为求达到这个微小的希望,并不对任何人存在任何恶意。
  自此之后,穆澄尽可能配合陶祖荫的上床时间,纵使睡在床上,文思如潮涌,她却不爬起来写稿。
  翌晨起来,那昨晚的灵感却跑得精光,小说的布局,与情节亦走得一干二净。
  唉!
  做人真难!为人妇更难!
  穆澄望着丈夫的轮廓,有太多的感慨。
  这个男人,跟自己有如此深厚的关系与感情,在这静谧清泠无人的深夜,她突然发觉自己跟他距离甚远,比她的读者还要远。
  跟一个陌生男人睡在一起,令穆澄毛骨耸然。
  穆澄瑟缩地在床上,用手环抱着自己,紧紧地抱着自己。
  她其实多希望有一只强有力的臂弯将自己拥抱,将自己保护。
  任凭外头风大雨大,她总之在臂弯内安全、妥当、温馨、快慰就好了。
  一个女人之所以需要男人,无非是要这种感觉。当年,她嫁陶祖荫的目的也是如此。
  老实说,陶家岂只不是豪门当户,类似陶祖荫的人材,本城一个中环就有上万。不论家势与人材,都不过是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。
  连穆澄的母亲都皱起眉头请她三思:

贵州茅台股票走势和K线图分析预测
豆豆小说网 - 豆豆小说阅读网 - 豆豆小说网
股票研究报告 - 豆豆言情 - 豆豆书库 - 豆豆言情小说网 - Stock Analysis - 巴巴书库 - 西西书库 - 股票分析 - 豆豆美股
CopyRight © 2020 本作品由猪猪书库提供,仅供试阅。如果您喜欢,请购买正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