惆怅还依旧 第2章

  那年头,作家尤其不在公众面前亮相。几难才见得到自己的偶像。
  不像如今,时代不同了,为着生意,所有吃群众饭的人,不只限于艺员明星,就算是作家、画家、音乐家都需要有配合宣傅的计划,作某种程度的公关行动。
  穆澄并非介意。她其实乐于跟捧她场的人接触,亲自说一声多谢。
  她只是不太习惯。
  因而,穆澄对住两位年青读者,说:
  “好,你们问吧,我能答覆的话,必定尽力而为。”
  “你的陶先生有来书展吗?”
  “啊,没有,他没有来。”
  “为什么呢?他应该陪你!”
  “他比我还害羞,不晓得跟陌生人谈话。”
  “我们并不陌生呀!天天看你的专栏,我们跟你好像已成好朋友,好朋友的丈夫,不一样是老友?”
  这么简单的一条人际方程式,也只有少年十五二十时才想得到。同时,才会相信。
  有什么关系会复杂得过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呢?
  穆澄真羡慕胸无城府的人,以及未经江湖洗礼的年青朋友。
  穆澄笑盈盈地答:
  “多谢你们,我们真的不算陌生,但陶先生是个比较古老的人。请原谅他的保守!”
  两位女学生看穆澄如此谦和有礼,于是放胆地缠着穆澄问:
  “陶先生最爱你那一本作品呢?”
  “啊!”穆澄听了这句问题,登时红了脸。
  她不晓得作答,因为陶祖荫从来不读她写的书。在婚前如是,婚后也如是。
  这样子坦白道来,是不是太失礼了?
  穆澄本可以顾左右而言他,或者立时间拉下脸,叫对方别再问这么私人的问题,可是,她办不到。
  一则,她明白读者是关心自己,方才发问。谁在这世界上还有心思管别的事?除非事件对自己有利。又谁在这世界上还有闲情说别的人?除非那人是自己真正关心的。
  二则,穆澄的性格很坦诚,除非不说话,否则说的都是真话。
  三则,这还不算是什么私人问题了。除非读者的兴趣涉及到其他难于启齿的事情,否则,探讨一下作家的生活,也不能拿干扰私隐为理由,不予处理。
  太多人现今犯那种矫枉过正、大惊小怪的毛病了。
  穆澄不会不正己而正人。
  故此,穆澄叹一日气,缓缓地答:
  “陶先生并没有读我的书。”
  两位女学生听罢,一个睁圆了眼睛,那乌溜溜的眼珠子凸出眼眶之外,像在下一分钟就要掉下来似的。另一个呢,慌忙用手掩着嘴,完完全全的错愕。
  “怎么会?”她俩异口同声地说。
  “陶先生他很忙的。”
  纵使丈夫不在身边,穆澄仍替他打圆场。
  这是穆澄多年来自揽上身的习惯。
  积习自然难返。
  “他应该关心你的作品,你的生活啊!”那个拿手掩咀的女生,一放下了手就嚷。
  真正是童言无忌。
  年青人的意见值得尊重,只为他们坦率。
  穆澄其实相当感慨。
  好一句“他应该关心你的作品与你的生活”,知道这番道理的是外人,而非自己的丈夫。
  陶祖荫应该做的事很多,可惜,应该做的与实际做的,可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子事。
  穆澄根本不是个怨天尤人的人,她的苦,她心知也就算了。当然更不曾往陌生人面前长嗟短叹,说长道短。
  她还要编个较好的借口,令自己下台、为丈夫保存体面,也使爱护她的读者放心。因此她说:
  “夫妻二人各有各的工作岗位,不一定要交换自己的工作情报,才是关心对方的。我们在下班时份,恨不得把有关事业的资料都放在脑后,认真是不提也罢,我也从来不研究陶先生会计工作究竟是怎么一回事!我一看数簿就会得头昏,大概他一读小说,就会脑胀,这只表示我们的兴趣有出入,并不表示我们的感情有任何褪色,是不是?”
  这么一番话,言之成理。
  只是最后几句,稍嫌画蛇添足。
  无论如何,穆澄说话的诚恳态度,使两位女学生十分的满意。
  正当她非常努力地摇动笔杆继续签名时,突然有人轻轻地喊了一声:
  “穆澄。”
  她台起头来,看见有位女士,面目姣好的,手里拿了一大束玫瑰花。交给她。
  穆澄很自然的接住了,还未开口跟对方打招呼,只见对方立时间流泻一脸的泪来。
  穆澄吓得掷笔跃起,说,
  “太太,什么事了?”
  穆澄紧紧的握着对方的手,一时不知如何把话讲下去。
  “请你坐下来,息一息吧!”穆澄七手八脚的招呼着她。
  “对不起,对不起,我失仪了!”那位女上一边揩泪,一边道歉,完完全全一副狼狈的模样。
  连穆澄都有点手足无措。
  那位女读者一直艰辛地啜泣着,竭力使自己平伏下来,对穆澄说:
  “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,看见了一个把我的种种遭遇与苦衷都写了出来的人,我实在太感动、太感动了。”
  感动的其实是穆澄,这证明她的作品已深深引起读者共鸣。
  穆澄并不知道那个笔下的故事如此探得这位读者之心,她的作品实在很多。
  然,不要紧,写的每一个字被人欣赏,那种满足感有甚于稿费。
  女读者留给穆澄一个名片,是一位叫曾致芳的女士。职衔竟是一间地产测量行的人事部经理。
  穆澄暗想,怕又是一个辛辛苦苦自低层爬至高位的职业女性。所遭遇的困难、辛酸、委屈、艰辛,实有雷同。并非巧合。
  穆澄作品之所以受欢迎,无非是她用对了模式,以现代男女的苦水,写在稿纸之上。于是,人人捧读,都似在照镜子,既惊且喜,又感慨、又伤心,像倒泻五味架,什么滋味都齐全。
  这位曾致芳女士,想必是其中一位。
  穆澄只留在摊位两小时。已经腰酸背软,手足麻痹,一则是人太挤,二则读者个个热情地拉手拥抱,再加签上上千个名字,实在劳累。

贵州茅台股票走势和K线图分析预测
豆豆小说网 - 豆豆小说阅读网 - 豆豆小说网
股票研究报告 - 豆豆言情 - 豆豆书库 - 豆豆言情小说网 - Stock Analysis - 巴巴书库 - 西西书库 - 股票分析 - 豆豆美股
CopyRight © 2020 本作品由猪猪书库提供,仅供试阅。如果您喜欢,请购买正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