且伴蔷薇 第7章

  “就是晓得,他也不会吃人。”嘉露这下又得意洋洋。
  这句话大有学问。
  “还有谁知道我那次作手术?”我疑心大起。
  “爹地,阿姨……”她怯怯地看着我。
  我死了!我呻吟一声,用毯子蒙住脸。
  原来这些年,他们一直都在容忍我。
  “爹地说,这是不幸的事,要格外对你好些,不然你还会犯第二次。”
  我欠缺的不是家庭温暖,而是自尊心。
  原来孙国玺一切瞧在眼里,早已看透了我。
  我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,并非只是为掩饰当年余绪的装腔作势而已。
  我陪嘉露去找医生。
  唯一的条件是不准穿那件囚犯衫。
  她当然答应,她也不敢不答应,谁一看到那些斑马纹,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青苹果。
  护士给嘉露抽血时,她的脸色都变白了。
  “干嘛抽这么多血?”她颤栗地问。看着人家拿针筒抽了你满满的一筒血,的确可怕。
  我不敢告诉她,护士是要检查她有没有染上梅毒。小女孩不会懂得这些,她们或许染上梅毒,但不一定具备有关的常识。医生已经完全不认得我。八年前曾有个失足少女……我想到“失足”这两个字,肉麻得心惊。但是,可有更好的形容词?
  没想到嘉露什么都有,踏进这医院门槛,比当年的我还年轻两岁。她只有十五岁。什么王八蛋会对十五岁的小女孩下手?这年头禽兽很多。还有八岁的雏妓呢!
  医生让护士做了最简单的脉搏测试、心跳、血压后,把诊疗台上的布帘一掀,叫嘉露进去。
  嘉露平日胆子奇大,喜欢撒野,但是一见到那张八字型脚台的诊疗床,却面色如土,完全崩溃了:“越红,陪我!”
  我讨厌她在这时候叫我的名字,“越红”、“月红”,听起来象在哪个酒家上班的。都是我那个没学问的爸爸害的,我一向憎恨地误我一生。医生深深看了我一眼,我知道他认出我来了。他怎会不记得?我是她女儿安海伦的闺中腻友,中学三年,几乎是住在他家里。但他一句话也没说,帮病人保守秘密是他的职责。“别怕!”安老医生安慰嘉露,“只是检查而已。”
  嘉露啜泣着,医生叫护士和我分站两边,抓住她的双手。忽然觉得在她十五岁的不幸事件中,我好象是共犯,残忍的共犯。嘉露的眼中露着歇斯底里的光芒。她是真的害怕。安医生亮晃晃的器械还没碰到她,她就尖声怪叫起来。我替外面候诊的病人耽心,听到这垂死天鹅的哀鸣,她们恐怕会立刻夺门而逃。
  三第二日,检验报告出来了,嘉露哭得更厉害。
  一切是她自己瞎疑心。
  护士采的那满满一筒血和尿液,检验出一张完整的报告单。她既没有梅毒、B 型肝炎,也没有淋病。
  她甚至没有怀孕。
  没有怀孕却受尽折磨。
  但总之还是谢天谢地。
  我警告她,这次运气好,可不能担保第二次。
  她满口“我知道”,其实天晓得。现在的孩子!
  安医生特地嘱咐我,她其它还好,但是Candida 超量,要定时服药。
  我亲自回医院取回药丸,可是我知道嘉露必会当耳边风。
  她现在又是如假包换的青苹果。
  继续快乐嬉游,只剩下我这个傻大姐,眼睛瞄着围绕在她四周的男人们,心中不断怀疑,是这个?还是那个?
  我做了个结论:当你发现有小偷时,每个人看起来都很像曾妙来妙去妙过别人的人。
  不过我最怀疑的,还是那个华重规。
  他看起来贼头贼脑的。
  但我可能永远无法证明,这是个永恒的谜团。
  我决定搬出孙家。
  这是面子问题。
  做过那么丢人的事,他们竟能装作不知道。太可怕,也太没人情味了。
  其实,一切都是我那卑微的自尊心在作怪。
  但,有自尊心总比完全没有要好。
  孙国玺对我的离家宣言很诧异:“家里住得好好的,为什么要走?”
  我想告诉他佣人欺负我,但又怕连累无辜。
  “人总是要长大的,不能老跟父母共同歌舞下去。”我解释。
  “歌舞?”
  “我的意思是说我可以独立支配自己的思想、情感与生活,应该割断脐带做大人。”
  “我不是你的脐带。”他好笑地说。
  “我也不是你们的。”我抱歉地回答他。
  “越红,”他站了起来,似乎想抱住我,但他总是没这么做。“我真希望你是我的女儿。”
  “还好不是。”
  “为什么?”
  我显然伤了他的心。
  “我若是你女儿,恐怕你受不了我漫无休止的顶撞。”
  他微微一笑。
  孙国玺这关是通过了,但上帝的归上帝,凯撒的归凯撒。
  我该告诉母亲的,还得亲口跟她说。
  毕竟她怀胎十月,我的一切都是她的功劳。
  我的错误不算在内。
  孙国玺说得对,他非我的脐带,她才是。
  心理学家把父母称做心中有小孩的大人。
  我们自幼得依靠他们供给身体所需,从他们爱的关怀中得到满足、财产,以及受到全世界欢迎的感觉。
  成长后,我们即使能照顾自己,但想从父母身上得到温暖的欲望,却丝毫没有消退的迹象;情感上的脐带不但没有剪断,反而紧紧和父母缠绕在一起,形成解不开的结。某些时候,我们可能反抗父母的旨意,或因他们的疏忽而大哭大闹,但这只是另一种说明我们强而有力的情感仍在父母身边打转。我们在童年的早期反应与情感,和父母所有的作为,以及所有生活的训示与规范,构成我们心中的小孩。
  当我们想脱离父母时,父母的童心会感到恐惧、无助,我们的童心为了避免他们童心的反对、忿怒,不自觉地以孩子气的举动,发展出和平共存的方法。

贵州茅台股票走势和K线图分析预测
豆豆小说网 - 豆豆小说阅读网 - 豆豆小说网
股票研究报告 - 豆豆言情 - 豆豆书库 - 豆豆言情小说网 - Stock Analysis - 巴巴书库 - 西西书库 - 股票分析 - 豆豆美股
CopyRight © 2020 本作品由猪猪书库提供,仅供试阅。如果您喜欢,请购买正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