顽童帝君 第14章

  唇红齿白,半根胡子也没长的富春搓着尖滑下巴,半百年纪仍不见老态,面皮白细。「主子爷,你也晓得老奴携老带幼的,好心点饶过老奴吧!」富春的确是个太监,同时也是大内出身的高手,统领密间营,十岁净身入宫,二十岁时还是当时的太子沈子扬的贴身侍卫,而后在摄政王乔灏的安排下进入密间营,成为朝中一支专探官员大家秘辛的暗探,而他也做得十分称职。
  不过太监也是有娘生的,在他有一番成就后,置了间五进的大宅子安置他老娘,无后的他又过继族中幼子传其香火,有了一双儿女,他老了还得忧心他们的前途,儿子当官怕行差,女儿嫁了人又烦心姑嫂不喜,他得上下打点才有个安稳窝。
  「吃了几年老米养肥了胆子,主子的话都敢挑三拣四的听,看来我的奸诈爹太纵容奴才了。」
  「主子爷呀!老奴年纪大了,耳也背了,你就别折腾老奴了。」富春骑的马比主子的还好,高大健壮,腿骨有力。
  「富春,你这是在小爷面前端架子?」恶奴欺主呀!养了几十年养出叛主的老人精,心寒呐!
  「主子爷……」他哪敢僭越,只是听人使唤的奴才罢了,主子的一句戏言会要了他的老命。
  「才离了佳人就发春,世子爷要是闲得发慌想找人磨,下官当尽一份心力。」
  他就是太闲了,才会找人麻烦。
  朱子仪适时的出声解围,赢得富春感激的眼神。
  「谁发春来着,出门在外别惦着那个虚礼,少让小爷听得牙酸,喊我一声小三子即可。」人在江湖不拘小节。
  「世子……小三子怎么说下官照办便是。」做百姓打扮的刑部侍郎拱手一揖,言谈中多有恭敬。
  「呿、呿、呿!榆木疙瘩不长记性呀!小爷都成了小三子,你还端着官老爷的官威,唯恐青城知府不知道我们来查案的吗?」他那个猪心妹妹可是挺「善解人意」呀,一母同胞的兄长怎么就是块木头。
  朱心池仗着和温拾兰交情不浅,言行上较为张狂,没大没小的把世子爷当普通人看待,有些话也敢当着他的面放肆畅言,少有敬意和畏怯,甚至大吼大叫,无亲疏之分。
  朱子仪虽与乔翊少年便结识,亦有所往来,但是乔翊「离家出走」的事迹太辉煌,常常往外跑不在府里,因此两人的情谊并不深。
  一直到乔翊入了刑部历练,凭着过人机智和观察细微办案仔细,破了不少悬案,两个人才渐渐熟稔,发展出兄弟般的友谊。
  不过世子爷的头衔摆在那里,朱子仪还是有点拘束,即使乔翊在刑部并无正式官位,但总是个上位者,多少避讳些。
  「小三子说得是,是我考虑不周,没想过多加掩饰。」刑部办案是秘密前来,不便惊动地方官员。
  「你倒无所谓,走的是明路,就算身分曝露了也影响不大,大摇大摆地走进府衙,让人好酒好菜的供着,该拿的、该要的好处别跟他客气,你我二一添作五,平分,万不可推辞。」别人的孝敬怎好不收,贪来的银子不拿白不拿,他爹说了,做官不贪难上灶,贪粮、贪钱、贪美女,要贪才当得起官儿。
  水至清则无鱼。
  闻言,朱子仪为之失笑。「二一添作五?太黑了吧!那些全是民脂民膏,当回馈百姓身上。」
  「错了错了,迂腐,真迂腐,既然都刮了还什么还,放在自个儿荷包是一大笔银两,可是零散分给百姓却是杯水车薪,想要他们过得好不是给银子,而是送个肯苦民所苦的青天大老爷,视民如子的地方官好过千金万金。」百姓不苦了,钱财滚滚来,谁会在乎损失的小钱。
  乔翊是皇商之子,对银子的计算最为精准,肥水不落外人田,到手的财富岂有往外推的道理,他对钱财的运用有独特见解,用对地方是造福,反之是造孽。
  「世……小三子这番谬言真是黑得没有天良,合理化污黑心钱,身为刑部官员,第一个该弹劾的皇亲国戚就是你。」天底下找不到第二个比他更黑的人,如果他当了贪官佞臣,国之必亡。
  掀了眼皮子一斜睨,乔翊叼着麦杆抖脚。「那些仁义道德拘着君子不拘小人,面对什么样的人就该有什么样的方法,凡事照规矩来有时就是自己吃亏,做事不用按着一条理走进死巷子,前头无路便用斧头劈开,为人不求名留青史,只求问心无愧。」
  「不求名留青史,只求问心无愧……」朱子仪低喃道。
  乔翊的妄语,乍听之下似是而非,还有些黑到底的无赖,可仔细一想,处处透着大智慧,做事不能画地自限。
  「看在你是猪心的兄长,我就喊你一声朱大哥吧,省得来日被人发现此行的目的。」先套好话才不会露出马脚。
  「猪心?」他指的是谁?
  「你妹朱心池呀!少了一字变猪心。」乔翊桀桀怪笑。
  他们明话是南下查弊案,渡虹江泛滥,水淹良田上万顷,冲毁屋子近千间,死伤无数,稻田米粮的流失更是难以计数,百姓流离失所,叫苦连天,无米可食只能以草根果腹。
  官员们责无旁贷,百万两的筑堤银子贪了一大半,大水一发,豆腐薄的堤防就溃堤了。
  但这对两人而言不是重点,上面自会派人来赈灾,拘提贪官污吏,将一干犯众押回京里候审,重新调派官员安抚灾民。
  乔翊、朱子仪真正的目的是要查因贩私盐而起的命案。
  他们一行人出了南门却不往南行,从五里坡出行后绕过东面小径,掩人耳目的朝西迈进,到黄沙漫漫的戈壁沙漠,离狼族居住的腹地,青城是最靠近的城镇,也是防阻狼族进犯的关隘,百年来虽小有纷争倒也相安无事,未曾有过兵临城下的大战事。
  「你说三餐必备的盐有什么争头,怎么青城老滑头就藏着、捂着,一家独大走起私盐买卖?」
  青城北行二十里有处岩盐矿场,雇工千名,产量颇丰,由一顾姓商人专揽,营销北三省六十五个县城、乡镇,打着官盐名义却私下贩卖,以高价卖给无盐令的小商户。
  盐在江南一带很普通,取海水制盐容易并不昂贵,家家户户都有盐罐子。
  可是北方物资贫乏,土地贫瘠、雨水不丰种不出稻米,且不临海,相较下盐和粮食的价格也变得昂贵了。

贵州茅台股票走势和K线图分析预测
豆豆小说网 - 豆豆小说阅读网 - 豆豆小说网
股票研究报告 - 豆豆言情 - 豆豆书库 - 豆豆言情小说网 - Stock Analysis - 巴巴书库 - 西西书库 - 股票分析 - 豆豆美股
CopyRight © 2020 本作品由猪猪书库提供,仅供试阅。如果您喜欢,请购买正版。